企業為了保持和擴大市場份額,先要有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客戶,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原材料和配套件以及協作件的供應商。企業同其銷售代理、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已不再簡單地是業務往來對象,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這是現代管理觀念的重大轉變。這種合作伙伴關系組成了一個企業的供需鏈,是“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的核心思想。當遇到有特定的市場和產品需求時,企業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滿足這類新產品開發生產的要求。這時,企業會組織一個由特定的供應和銷售渠道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鏈,形成“動態聯盟”(或稱“虛擬工廠”),把供應和協作單位(包括產品研究開發)看成是企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同步工程”,用最短的時間將新產品打入市場,這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核心思想。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一個企業對一個企業的競爭,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企業的供需鏈同競爭對手的供需鏈之間的競爭。義烏華睿軟件ERP系統正是適應這種競爭形勢的需求發展起來的。
在 供需鏈上除了人們已經熟悉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外,還有容易為人們所忽略的“增值流”和“工作流”。就是說,供需鏈上有5種基本“流”在流動。從形式上看,客戶是在購買商品或服務,但實質上,客戶是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提供能帶來效益的價值。各種物料在供需鏈上移動,是一個不斷增加其技術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過程,在此過程中,還要注意消除一切無效勞動與浪費。因此,供需鏈還有增值鏈(Value-Ad ded Chain)的含義。不言而喻,只有當產品能夠售出,增值才有意義。企業單靠成本、生產率或生產規模的優勢打價格戰是不夠的,要靠價值的優勢打創新戰,這才是企業競爭的真正出路,而 ERP系統要提供企業分析增值過程的功能。
信息、物料、資金都不會自己流動,物料的價值也不會自動增值,要靠人的勞動來實現,要靠企業的業務活動──工作流(Work Flow)或業務流程(Business Process),它們才能流動起來。工作流決定了各種流的流速和流量,是企業業務流程重組(BPR)研究的對象。 ERP系統提供各種行業的行之有效的業務流程,而且可以按照競爭形勢的發展,隨著企業工作流(業務流程)的改革在應用程序的操作上作出相應的調整。
總之,ERP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廣泛和深刻的,這些先進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夠實現,又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分不開。ERP不僅面向供需鏈,體現精益生產、敏捷制造、同步工程的精神,而且必然要結合全面質量管理(TQM)以保證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結合準時制生產(JIT)以消除一切無效勞動與浪費、降低庫存和縮短交貨期;它還要結合約束理論(TOC,Theory of Constraint,是優化生產技術OPT的發展)來定義供需鏈上的瓶頸環節、消除制約因素來擴大企業供需鏈的有效產出。
隨著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思想的發展,ERP的內容還會不斷擴展。讓我們共同探討ERP系統具有跨世紀意義的深刻內涵,為提高我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提供全面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做出貢獻。
|